Austin-Sparks.net

神對人背離的反應(第二部)

主僕史百克弟兄

第四章 回顧起初的特徵

現在我要花一點時間,回過頭來看看我們在第一章裏所談到的、會幕中的豎板;在那裏我們看見神對加強會幕的拐角——或稱轉彎處——的預備,即為每個拐角多加一塊豎板。拐彎點或拐角總是危險之處,主在祂子民的歷史中總是在這些拐角有專門的預備。這是一件聖經中值得一提的大事;你若願意去查考聖經,就會發現這是多麼真實。我只須借用例證來提醒你注意約書亞記第一章。在聖經中你再也找不到其他任何一章對每件事描繪,能夠比這一章的描繪更深入加強,繼往開來,精益圖強。從曠野進入應許之地是一個大轉捩點;要轉過那個拐角並安全順利地越過那個危機,肯定需要力量。

這裏,我再次使用會幕這個例證。我之所以更新這一點,是想要說明會幕的拐角可被看作是聲明抵達某個定點。可以說,那個定點有一段歷史。事物發展到那個定點;從那裏開始一路繼續前行,會有一個未來、一個新階段和一段新路程。加強拐角就是要把業已登程前進的事物帶到那個定點上,並且說:“來吧,我們必須要保衛它,必須要守護它,必須要認可它;我們必須要確保它不遭受任何損失,不可有任何軟弱,好讓那將要到來的一切事物都能夠繼承那些價值,並且滿帶能力地把那些價值繼續發揚光大。”因為無論到任何一個特定點,神都絲毫無意要對事物作出根本性改變,諸如改變事物的品格或本質;祂只是要讓祂已經作成並賜給我們的一切,都能安全並滿有能力地繼續下去,抵達並通過下一個階段。

因此,當我們讀到保羅致提摩太的這兩封書信時,必須認識到它們是使徒保羅所寫的最後的書信:這個事實本身就說明有一個正要轉過的拐角,即一個階段快要結束,另一個階段即將來臨。事實正是這樣,保羅剛去世,事物就起了變化。正是因為保羅預先意識到了這一點,他才會致書給提摩太。他確實寫了那兩封書信,其用意就是為了加強屬神的事物,繼承那過往的東西,並為著未來鞏固和加強這些東西。那就是神藉著這兩封書信要表達的心意。因此,首先我們從這兩封書信中發現可稱之為回顧往昔的特徵,即回首往昔。提摩太被直接帶回到起初:他回到基督教的起初,回到他自己工作與職事的起點。

“記念耶穌基督”

現在讓我們來回顧基督教的起初,即基督。保羅在兩節經文裏釋放出十分強烈、全面回歸基督的信息,其中一節是回顧,另一節則是一個包含廣闊範圍的陳述。第一節是【提後二8】:“你要記念耶穌基督乃是大衛的後裔,祂從死裏復活,正合乎我所傳的福音。”“要記念耶穌基督”。我們來到一個危機點,一個轉彎處,一個事物都在改變的地點。在這種境況下,甚麼才是我們的安全保護呢?“要記念耶穌基督”。這只是“重新把祂帶到眼前”的一種說法。那總是神在任何危機中所使用的方法:重新把耶穌基督帶到眼前。無論是教會中的危機,或是個人屬靈生命中的危機,【都要靠】“要記念耶穌基督”【來應對】。使徒保羅就常常採用這個方法來對付困難局面!舉例來說,腓立比教會一度出現了一些問題、意見分歧和缺乏單一的意念,保羅就採用這個方法:“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思為心思”(腓二5直譯)。

我並不想在這兒停下來去收集所有關於這一點的資料;讓我僅僅提醒你想想啟示錄開頭的那個大的轉彎點。那是教會歷史上一個何等大的轉捩點!請記住,這卷書的開頭就是一整段關於耶穌基督的記述,全面完整,無可比擬。“要記念耶穌基督”,神總是那樣說。你若遇到一個難處,一個給你帶來真正危機的極大難處,那麼你就“要記念耶穌基督”。每逢此時,這都會給你莫大的幫助。你是否與另一個基督徒之間有甚麼齟齬?“要記念耶穌基督”。聚會中是否遇到麻煩?“要記念耶穌基督”。對錯誤最有效的糾正就是“要記念耶穌基督”。

基督是敬虔的體現

另一個重要聲明是【提前三16】:“大哉,敬虔(即‘像神’)的奧秘!無人不以為然:就是神在肉身顯現,被聖靈稱義,被天使看見,被傳於外邦,被世人信服,被接在榮耀裏。”簡單說,那就是基督教,是對基督教賴以立足的根基性、全面完整和範圍廣闊的陳述。在這兩封書信中,還有其他一些可追溯到起初的零星特徵,但這已經足夠了。在這個危機和危險關頭,使徒保羅的第一個重大回歸就是回到基督,因為基督永遠是標準,不論向後還是向前,都是這樣。每當我們踏進任何危險境地,每當我們遭到任何變化的威脅,我們都必須回到基督;從那一點開始,我們必須把起初所接受的、基督的託付繼續進行下去。

這裏乃是說基督是敬虔或者像神的具體體現。這乃是一個奧秘:“大哉,敬虔的奧秘”。在希臘文當中,“敬虔”(εὐσέβεια/eusebeia)這個詞結合了敬拜、忠誠和虔誠這三層意思。在這裏,基督被說成是所有這一切的完整全面、範圍寬廣的化身;祂確實是神的形像。在這封書信中,這一點得到非常實際的應用,因為神在教會中的真正目的就是像神,即“模成神兒子的形像”(羅八29直譯)。作為祂的子民,這是神在我們生命中那至大、至高的旨意和目標。我們應該如何解釋或定義“敬虔”呢?這就是基督——基督的再生,基督的表述,這也是把基督帶進目前的局勢中。祂就是敬虔的具體化身。

基督裏不能朽壞的生命

現在,讓我們來稍稍思想一下基督是誰。我敢肯定,我們基督徒中有許多人對基督並沒有真正領會,我們真是非常需要懂得祂。你要明白,基督遠遠不只是衆人中的一人,儘管祂比一切人都更好,比其他所有人都更真正完美。你可能會在甚麼地方找到一個道德品格高尚、正直誠實無可挑剔的人,因此你可能會說,“那真是一個道德高尚、心地良善的極好標本;然而基督是一個比他還要更好的人。”不對,祂並不僅僅是比最好的人還要更好的一個人。祂並非衆人中的一人,儘管祂強過所有衆人。

讓我換一種說法。基督的良善是屬神的良善,絕非屬人的良善。正是耶穌自己來藉著福音把“生命”和“不能朽壞”揭示出來(提後一10)。就道德而言,你所能找到的人類最高樣本依舊是必朽壞的:他仍然能朽壞,因為他本性中仍有必朽壞的種子。基督卻不是這樣。在祂裏面,既沒有朽壞,也沒有必朽壞的種子。與祂同來的生命是一個不能朽壞的生命;祂賜給神兒女的生命也是一個不能朽壞的生命。這個生命不是我們自己,那不是我們的所是。那是一個非同尋常的禮物;儘管這個禮物在我們裏面,卻根本不屬於我們。你要注意,不管這個世界多麼腐敗,無論我們的天性多麼敗壞,這個生命是我們屬靈生存的關鍵。祂已經把祂自己那不能朽壞的生命賜給了我們;又藉著福音,把“生命”和“不能朽壞”揭示出來。

我要對年輕的基督徒講幾句話。你們要特別提防一個隱伏的騙局,其部分原因是對聖經令人遺憾的誤譯,更多原因則是因為通俗語言和措辭關於“不死”的解說,即“魂的不死”。對此聖經沒有這樣教導過!欽定本把這個詞譯成“不死”,在聖經中,這個詞其實是“不能朽壞”的意思(參見修訂本):“不能朽壞”與人們所說的“魂的不死”其實是截然不同的兩碼事。他們把衆人堆集於此,藉著“不死”這個用詞把我們提到一個根本不屬於我們自己的層次上,憑著天然我們根本不可能達到這樣的層次。“不能朽壞”才是真正的“不死”。

“不死”被看作是持續長存;就我們來說,我們樂意我們的魂長存不朽。然而在“持續長存”與“不能朽壞”——“不能朽壞的生命”——之間,存在著巨大差異。“永遠的生命”完全不同於只是生命的持續長存。那是一種生命,一種生命的品格。那是我們在基督裏才能擁有的生命。你瞧,這一點直接通到整個事情的根源上;我們必須直接回到耶穌基督那裏。就祂裏面的本性而言,基督完全不同於所有衆人;當祂把自己的生命賜給我們時,我們基督徒就從根本上立即與所有其他受造物完全不同,甚至有天壤之別,因為這是件永恆的事。

抵制朽壞

這樣一來,保羅看到了朽壞正在侵入教會。就在保羅還在世的日子裏,道德鬆懈和屬於這個墮落了的受造物以及這個罪惡世界的所有事情,正在悄悄潛入教會,朽壞就顯露在神子民的生活中。這種情況下該怎麼辦呢?“要記念耶穌基督”!只要想想:藉著基督,你我已經擁有了另一個生命,我們必須要活在那個生命的根基上,並要牢記,我們根本不必去朽壞。我們裏面有一個生命——神大能的生命;這個生命在基督裏,已經為著人勝過了死亡和朽壞。“要記念耶穌基督!”要牢牢記住,在基督裏,這個生命歷經了所有朽壞而未受玷污;同樣,神的兒女仍然可能身著光明潔白的細麻衣,行走在所多瑪與俄摩拉中間——神是當得稱頌的!這一點已經一再地被證明完全確實。就在撒但設立牠的座位之處,你可看到聖徒在行走,完全純潔無暇。儘管置身於濃重的污穢和恐怖之中,受困於這個世界的所有朽壞和污染,我們卻依然能絲毫不被玷污,不受侵染,繼續闊步前進;這真是基督徒的生命那個令人不可思議、拍案叫絕的神蹟。

因此,當朽壞侵襲、滲入時,要記住:你的生命完全不同於那個必朽壞的生命。那必朽壞的不是你的生命,那不是為你預備的;那不是你的路,那不是基督的路。這個生命不是靠律法強加在你身上的,而是靠神的大能放在你裏面的。我們為著這個神蹟感謝神。年輕男女雖沒有多少知識、指點、教導或經驗,卻必須走出家門,走進世界。儘管他(或她)被劣等的芸芸衆生所包圍,周圍附近沒有一個基督徒,卻仍然能靠神大能的保守保持潔身而不被污染。這個不能朽壞的生命是非常實際的。耶穌是全然不同的。祂不只是比其餘衆人更好;祂乃是不同的,在根本上不同於其餘衆人。那都是關於耶穌的真理,也是關於神兒女的真理:不僅僅是比其他人更好,而是根本不同於所有其他人;這個生命的原則是完全不同的。那很重要嗎?我們若要能成功地跑完這條當跑的路並到達終點,這就必定是太重要了。

“甚至在撒狄,你還有幾名是未曾污穢自己的衣服的”(啟三4欽定本直譯),那就是個見證——“甚至在撒狄”。實際上 這就是對啟示錄第一章的回顧;在那裏,我們看見耶穌身穿長衣——那不能朽壞的白衣——直垂到腳。祂說:“我是……那存活的;我曾死過,看哪!我現在又活了,直活到永永遠遠”(啟一17,18達秘譯本直譯)。祂就是那樣說的,身著直垂到腳的白衣;這句話是甚麼意思?這一定是在說:祂在死裏為了我們的緣故被拋進了人類罪惡的糞池——“祂那不知罪的,為我們成為罪”(林後五21直譯)——並且已身著白衣,以得勝者的姿態從中出來了,絲毫沒被玷污!“甚至在撒狄,你還有幾名是未曾污穢自己衣服的”,這又是甚麼意思?這是在撒狄這些人的生命中祂自己的得勝,儘管在那裏,就道德而言,事情確確實實漆黑一團。“要記念耶穌基督”。

年輕人,你若不久將應徵入伍,好吧,你儘管去好了。那時,你可能會在周圍找不到一個可以幫助你的基督徒,你可能失去與外界一切恩典工具的聯繫。這可能成為你屬靈生命當中的一個危機;許多人都在那個拐彎處失落了。然而這時,“你要記念耶穌基督”。你要記住,就在那裏,基督在你裏面作那永不朽壞的生命大能。因著耶穌基督,你完全可能經過這一切朽壞勢力並從中得勝而出。在那一方面是這樣,在其他方面也是如此。現在你應該明白耶穌基督與所有其他人、甚至最好的人之間的根本區別;祂的美善是一種全然不同的美善。

基督的知識是屬靈的,絕非學術性的

讓我們轉到另一個角度來看看基督:祂的知識。當然,基督有極為廣闊的知識面,祂特別見多識廣,領悟豐富。無人會對此提出質疑或異議。當祂在世的日子裏,人人都不得不承認並確認這一點。甚至那些抨擊和敵視祂的人也都提出這樣的問題:“這個人是從哪裏得到這些知識的?”祂說話的模樣完全像是一個有權柄的人,不像那些有知識的人,即文士;在這裏還有某些別的東西。祂的知識不是從學校傳授、研究得來的,因為祂從未進過學院或大學。祂必須在家中長時間辛勞地作起木匠之工,來維持母親和兄弟們的溫飽。祂掙得太少,根本無法未雨綢繆,留下任何窩蛋(儲備金)以備日後不時之需——假如這樣講你不會嫌我濫用混合隱喻!因為當祂出來盡祂的職事時,祂連住宿都負擔不起,連枕頭的地方都沒有。祂不得不靠行個神蹟來為自己納稅。

難怪他們要問:“這個人從沒上過學,祂怎麼學會識字的呢?”(約七15直譯)。祂是如何獲得這些知識的呢?這些知識自從祂在世的日子以來,已經大幅度擴展、延伸並耗盡了所有的腦力,甚至他們還在那裏繼續不停地擴展、延伸這種知識。看看那些收藏有關祂生平和言論之書籍的所有圖書館吧!我們還是要回頭思想一番,祂說這、說那究竟是甚麼意思,最後我們還是沒有想通。因此人人都要承認,祂有很深很深的知識學問,但祂的這些知識究竟從何而來?我們再說:這不是從學校傳授、研究得來的知識;這是別的、完全不同的、其他的知識。呵,我們基督徒卻有答案;我們知道這是怎麼回事。然而,請特別注意,那種區別乃是基督與所有其他人,即與那些“知識淵博的”人之間的那區別;也是每一個最普通的神兒女與世間最有智慧的人之間的區別。

“要記念耶穌基督”。有一種知識及其源頭,能使我們歷經種種艱險後最終達標;這種知識是今世的知識王子們所沒有的。那是一種知識。稍後我會詳細說明,此處只作一個聲明:除非我們擁有這種知識、這種屬靈悟性和這種屬靈聰慧——這種聰慧是完全不同的,是另一種聰慧,這個心思就是基督的心思——我們在基督徒生命經歷和神的工作中就無法成功通過那些關鍵性拐角。我們需要超過世上最好的那種悟性來戰勝這些危機。我們該如何成功勝過這種局面呢?你們可能正面臨著這種事情。你心裏焦慮,想要知道該如何克服這個難處,該如何渡過這種危機。你要知道,有一種知識,一種悟性,以及一種屬靈的聰慧,是神兒女能得到的,這三件大事是能幫助我們渡過這種危機的。這一點在經歷上、在歷史上都是很真實的。倘若過去在某些時候我們真的沒有認識主,我們會在哪裏?我們對主的認識救了我們。有許多時候,我們對屬靈原則的認識救了我們;我們對神如何行事的認識,一直都是我們極需幫助之時的莫大倚靠。

是的,要記念耶穌基督。祂的知識遠遠超過世上所有知識,並且與衆不同,因為那是祂從聖靈得來的知識。這兩封書信本身就是明證。這時一個新局面出現了,一個大問題隨即產生:教會將如何渡過這個危機並免遭災難和禍患?好啦,這兩封書信正好滿足這一需求;它們不是正好充滿了這方面的豐富知識嗎?這正是基督的知識。你是否知道這兩封書信提到基督各自有十二次之多?這是兩封很短的書信,只需幾分鐘你就可把這兩封書信一起通讀一遍,然而基督卻被提到二十四次之多。看到一個詞如此凸顯,你一定能揣摩到這個詞的分量。其實在這裏保羅的用意是回到基督:那是基督,惟有基督。祂就是我們應當全身心倚靠、從祂那裏支取一切的那一位。

基督的影響力是屬靈的,絕非心理上的

關於祂的知識我們就講這麼多;現在我們來說說祂的影響力。祂有巨大的影響力,這一點無庸置疑。我們總是能夠感覺得到祂的同在。不管祂在哪裏,祂都不可能不會讓我們知道祂就在那裏。祂不需要開口說甚麼,事情就開始有了結果;祂的同在真是大有能力。這一點無須證實,無須詳細說明。這個神秘的影響力和衝擊力究竟是甚麼東西?當然,有些人就試圖對此作出心理學上的解釋,說祂對人有強大的心理影響。他們把這歸納為一句話,即祂有“極強的人格”。當然,他們可以隨心所慾那樣想,但那卻不是答案。祂的影響力和衝擊力不是心理上的,不是極強的人格,而是在本質上屬靈的。邪靈認出了祂就在那裏:惡鬼在祂面前大喊大叫。這絕非心理上的;這些惡鬼都是實實在在的實體和智囊體。這是一個在靈界裏掛了名號的影響力。

影響力不是要有很強的人格,也不是在你所到之處能夠留下強有力的心理印記。那是對影響力的錯誤理解。就人與這個世界而論,你可能從未在學校裏讀過書,也沒有得到任何受過高等教育的收益;在你的出身、你繼承的家業和教養方面,你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幫助你成為重要人物或強人:然而你仍可對人施加很大的影響,可以算得上一個人物,比上述的那幾種人都還要強。真的——這又是神蹟一樁——“神揀選了那軟弱的……那無有的,”為要除滅、廢棄、擊倒那些有智慧的、強壯的和擁有的(參見林前一27-28)。一個在人說來非常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在神看來卻往往足夠舉足輕重。因此,在天然的影響力和屬靈的影響力之間,確實存在著巨大的差別。

在啟示錄裏的幾個教會中,我們發現他們的見證在世界中失去了能力和影響力;今天教會的光景大體上也是這樣。那麼,補救的方法是甚麼呢?我們已經努力嘗試著指出,那就是恢復並加強屬靈的實際。屬靈的實際是一種巨大的能力。那些真正屬靈的人,不管按照世界的立場來看他們是甚麼樣的人,才是真正算得上數的人;他們是具有影響力的人,是這個世界真正需要的人。神需要屬靈的男女來保全並繼續光大祂的見證;祂需要業已強化的屬靈實際。“要記念耶穌基督”。你只有靠聖靈的恩膏才能來宣揚祂:宣揚祂的知識,祂的影響力,以及其他各個方面。“神以聖靈和能力膏拿撒勒人耶穌……祂周流四方,行善事,醫好凡被魔鬼壓制的人,因為神與祂同在”(徒十38)。這就是恩膏。我們也都受了恩膏——那同一個恩膏。因此用聖經的話來說,祂的權柄不是人格的權柄,而是屬靈的權柄。我們多麼需要那個屬靈權柄!祂對事情的判斷力、洞察力和辨別力,不是人的精明,也不是人更高層面的機靈;那是屬靈的智慧。這就是保羅在哥林多前書中要傾其全力辨個明白的大事。

這個要點是:耶穌基督、受膏者耶穌(因為那就是“基督”的含意)是完全不同的;祂是卓越的。祂當初是怎樣,今天也是怎樣。祂需要以我已經指出的方式——智慧、悟性、能力、判斷和其他——被直接帶進每一個屬靈的危機中。“要記念耶穌基督”。這一切都是靠著恩膏。我們若對教會和神子民中(是的,也在我們中間)那種真正的迫切需求有任何感覺——無論這種需求的產生是僅僅因著今天的光景,或者因著世事興衰浮沉演變成今天的這種光景,再或因著受到各種威脅而釀成今天的這種光景——在這一切事上我們的心脈豈不也在與保羅的心脈一同博跳嗎?我們能夠接過保羅內心的牽掛。你瞧,這個人在這兩封書信中硬是把他的心都掏了出來。當保羅說“提摩太啊!”“提摩太啊!你要保守所託付你的”(提前六20)時,帶有一種特殊的語氣:如果不是撕心裂肺的,就是極大的渴望。那種呼喊,那種噴發的激情,那種爆發的心聲,貫穿這兩封書信的始終,不僅用語言來表現,而且也表現在其他多種形式中。這種呼喊、激情和心聲,揭示了保羅心中對屬靈生命和加強屬靈實際的極大關注。

今天,我們應當分擔保羅心中的關注;我們應當有那樣的感覺。你是否關心屬靈的事?你是否關注:從起初以來,總括地說,這些惡事——敗落、離棄、轉向、墜跌、歧異——都是如何發生的?你是不是關心?好啦,要記住,對此僅僅長吁短歎是不夠的,應該取而代之的乃是一份明智的關心,即關心那個解決問題的措施——在我們和神子民中加強屬靈的實際——如何完全清晰地付諸實現。願主把祂僕人對這件事的關注也恩賜給我們!

為了遵從史百克弟兄“白白地得來、白白地捨去”(太十8)、不圖牟利、他的信息務要逐字逐句轉載的心願,我們特別懇請,你若要與他人分享這些信息,請你務必尊重他的心願,白白地送給他們——不作任何改動、不收任何費用(必要的分發費用除外)、並附上這一聲明。